伏羲堂
子曰:“君子和而不同,小人同而不和。”
和者,无乖戾之心。
同者,有互比之意。
尹氏曰:“君子尚义,故有不同。小人尚利,安得而和?”
(和、同的根源,在于义利之间,更在于利的分配)
子贡问曰:“乡人皆好之,何如?”子曰:“未可也。”“乡人皆恶之,何如?”子曰:“未可也。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,其不善者恶之。”
好、恶,并去声。一乡之人,宜有公论矣,然其间亦各以类自为好恶也。故善者好之而恶者不恶,则必其有苟合之行。恶者恶之而善者不好,则必其无可好之实。
(大家都说好,未必真的好;大家都说坏,未必真的坏。好人喜欢,坏人厌恶,才是真正的君子)
子曰:“君子易事而难说也:说之不以道,不说也;及其使人也,器之。小人难事而易说也:说之虽不以道,说也;及其使人也,求备焉。”
易,去声。说,音悦。器之,谓随其材器而使之也。君子之心公而恕,小人之心私而刻。天理人欲之间,每相反而已矣。
(君子求道,故难悦,小人求利,故易悦。君子不苛求于人,用其所长。小人求全责备,必求完人)世人可曾全懂否?福生无量度人!